人才招聘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 手机银行
  • 微信银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宣传 > 公众宣传教育

记住!不是所有的微信红包都能拆


  白领霍女士最近被朋友拉进了一个微信群,虽然群里很多人都没有实名,也不确定是谁,但看到有人发红包,霍女士就习惯性地“抢”了,打开后发现中了500元代金券。

  喜出望外的她按照指示在领奖网站中输入了自己的身份证、手机号、微信账户等个人信息后,网站要求霍女士扫描一个二维码。没想到,扫完后没过几分钟,霍女士就收到一条银行转账短信,短信显示,她卡里的1万元现金刚刚被转走了。

提 醒

一些伪造“抢红包”恶意链接的不法分子,往往会侵入微信、QQ及朋友圈等平台,大家须务必小心,以防个人信息与财产遭受损失。

这6类红包,千万别碰!

1
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

  领取红包时要求输入收款人的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这种很可能是诈骗。而事实上,正规的微信红包,一般点击就能领取,自动存入微信钱包中,不需要繁琐地填写个人信息。

2
拆红包输入密码有诈

  如果有商家或者朋友发来一个微信红包,拆开时却要输密码,那就要警惕了,因为这很可能是假红包。

  真正的微信红包在收的时候,是绝对不需要输入密码的,还要注意的是有不法分子效仿“双十一”电商发红包的做法,发布山寨网页,借此收集网友的个人信息,或是通过点击量来增加公众号的阅读量,大家最好不要登陆不熟悉,或者是不正规的网站。

3
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需谨慎

  朋友圈有不少跟好友一起抢红包的活动,要求达到一定金额,比如100块才能提现,玩这种游戏要格外注意,红包页面的开发者是否正规,很可能只是一种吸引粉丝的骗局。

4
高额红包不可信

  单个微信红包的限额是200元,因此如果收到“888”之类的大红包,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假的。

5
警惕“A A红包”骗局

  此类红包往往对微信AA收款界面进行略微改动,加上“送钱”、“现金礼包”等字样,让用户误以为是在领红包。

6
分享链接抢红包是欺诈

  看到朋友圈分享的红包,比如送话费、送礼品、送优惠券等,点开链接要求先加关注,还得分享给朋友的情况,这种红包涉嫌诱导分享和欺诈用户,举报即可。

Copyright © 2012 江苏长江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总行地址:江苏省靖江市骥江路359号 邮政编码:214500
客户服务电话:96036(江苏) 4008896036(全国) 邮箱地址:cjccb@cjccb.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苏ICP备12000376号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