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招聘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 手机银行
  • 微信银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众宣传 > 公众宣传教育

史上最全电信诈骗案例,看完不再上当!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电话、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以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又称非接触性诈骗或远程诈骗)

当前电信诈骗的主要类别


1.冒充熟人(猜猜我是谁)诈骗;
2.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房租等名义实施诈骗;
3.电话欠费诈骗;
4.婚恋交友诈骗;
5.冒充公、检、法机关查案诈骗;
6.购车、购房退税诈骗;
7.虚假中奖诈骗;
8.高薪招聘诈骗;
9.冒充军警采购物资诈骗;
10.冒充黑社会诈骗;
11.低价购物诈骗;
12.信用卡透支诈骗;
13.丧葬费补贴诈骗;
14.QQ诈骗;
15.微信诈骗;
16.以张贴ATM柜员机虚假告示、温馨提示等方式实施诈骗;
17.虚构退医疗保险金诈骗;
18.设置银行部门“远程面试”骗局实施诈骗;
19.假冒香港“六合彩”公司提供特码诈骗;
20.路途放置假“周大福购物金卡”实施诈骗;
21.以网络赌球为名实施诈骗;
22.以办理无息、低息贷款为由实施诈骗;
23.虚构出售廉价二手车诈骗;
24.虚构绑架事实实施诈骗;
25.虚构受害人亲属生病或出车祸实施诈骗;
26.虚假网络交友设局实施诈骗;
27.以赈灾捐款名义实施诈骗;
28.设置虚假“色情”网站实施诈骗;
29.“重金求子”诈骗;
30.散布违禁、低价走私物品等虚假销售信息实施诈骗;
31.冒充领导实施诈骗;
32.设置虚假维权网站并冒充网络警察实施诈骗;
33.“邮包藏毒”诈骗;
34.“医保卡”诈骗;
35.“刷淘宝信誉度”诈骗;
36.冒充团购网站客服诈骗;
37.假冒企业网络邮箱诈骗汇款;
38.“淘宝网商家Q币、手机充值卡”诈骗;
39.“虚假扣缴银行卡年费”诈骗;
40.“U盾升级”、“网银升级”诈骗;
41.低价销售网游游戏币、装备诈骗;
42.“机项盒欠费”诈骗;
43.冒充客服诈骗。


被骗原因剖析

1.贪利心重,轻信以小钱获大财,而自愿通过ATM或柜台汇款,或到银行开设特种服务项目“验资”。
2.趋利避害求安全心理被利用,加上对ATM功能、安全账户不了解,被诱导到ATM柜员机、自助银行、柜台操作转帐汇款。
3.利用情义救助心理诱骗汇款。
4.利用特殊需求心理诈骗汇款。
5.麻痹大意、盲目轻信的心理被利用。

防范电信诈骗的方法


1.克服贪图小便宜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不给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
2.对陌生人打来的电话或者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要有足够的警惕性,接到“中奖”、“退税”、“电话欠费”、“涉嫌违法犯罪”等内容的电话、手机短信时,不要相信,不要理睬,不要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存款、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
3.认真审视分析每一条信息和每一个来电,不轻信他人之言,遇到不明白的事不要急于做决定,多与家人沟通协商。遇事冷静、沉稳一会儿可能就不会受骗上当。
4.如果接到可疑电话或短信可以拨打110或向警方热线电话咨询。

Copyright © 2012 江苏长江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总行地址:江苏省靖江市骥江路359号 邮政编码:214500
客户服务电话:96036(江苏) 4008896036(全国) 邮箱地址:cjccb@cjccb.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苏ICP备12000376号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