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供全面丰富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以满足您的金融需求。
发布时间: 2025.09.16
近年来,一些非法贷款中介打着“正规机构”“银行合作机构或内部人员”等旗号进行虚假宣传,通过“包装”贷款、提供过桥垫资、捆绑销售等手段向消费者收取高额费用并牟取非法利益。此类行为不仅危害金融财产安全,更损害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非法贷款中介往往通过虚假宣传,从中不当牟利。
什么是非法贷款中
非法贷款中介是指以非法牟利为目的,无合法经营资质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通过虚假宣传、伪造材料、收取高额费用等手段从事贷款中介活动的机构或个人。
非法贷款中介风险隐患
个人信息泄露
非法中介往往瞄准对贷款业务、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群体下手,以全程代办为由,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件、手机号码、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导致信息泄露,甚至非法对外出售或恶意使用个人信息,严重侵犯消费者信息安全。
经济损失
非法中介经常以“低价手续费”“百分百获得贷款”等幌子吸引消费者。在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非法中介又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走账”,伪造“流水”,借款人一旦进行转账操作,这笔资金大多以“服务费用”等名义被截留,借款人很难要回资金,面临维权困难。
违约违法风险
非法中介通过编造虚假理由、使用虚假证明材料等方式协助不符合贷款准入条件的消费成功向银行申请贷款,此行为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消费者甚至可能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如何防范风险隐患
保护个人信息
在办理金融业务时,不随意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财产情况等个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的风险;不轻易登录不明机构网站和转发链接;不轻信陌生来电,避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甚至造成财产损失。
提高警惕
警惕非法中介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所谓“银行内部流程、放贷快、优惠贷款”等宣传,实际隐藏高额收费陷阱。如发现自己陷入不法中介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寻求正规途径
消费者如果有借款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进行咨询或者办理,向正规机构提供真实贷款申请资料,珍惜个人征信,理性借贷,及时还款。